葬青春:第十二章夜半惊魂记
夜,悄然无息的降临,朦胧的月光洒在地板上有种说不出的诡异。 我躺在床上左右翻动,迟迟无法入睡。 内心似乎被什么东西压住一样,感到烦闷不安。我索性坐起身,打算到厨房拿罐饮料解渴,突然,只听窗户“啪”的一声,似乎是某种东西撞倒了窗户上。 “呵。”二楼的房间离地面有十多米高度,加上现在是深夜,排除邻家小孩玩球时不小心撞到玻璃的可能,那么…… 我随手打开窗帘往外看去,除了薄薄的光亮以及浓雾之外什么都看不见。 “果然吗……”恐怖电影常有的故事情节出现在我身上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,恐惧这种情绪到没有出现在我身上,怎么说屋子里的几位都不是吃素的。 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等了半天不见再有任何动静,就在我以为是自己想多了大脑出现了幻觉时,放在床头的手机唐突的响了起来。 接过电话,我平静的开口问道:“你想搞什么把戏?” 时间如同静止般,我仿佛身处在一个绝对封闭的密室里,除了自己的心跳、脉动外,一切的声音都静止了。 许久,电话里突然传来一连串的杂音,接着一个沙哑的、分辨不清男女的声音传来。 “别再多管闲事。” 多管闲事?什么事?刘艺欣失踪的事吗? 当我再次准备开口时,电话已经断线,只传来了“嘟嘟”的盲音。 我查看了一下通话记录,然后播了回去,毫不意外的打不通了。 “随便买的一张电话卡然后给我打了这通意义不明、装神弄鬼的威胁电话后把电话卡又丢掉了吗……”让我在意的是,对方知道我的手机号,难道是我认识的人? 事情似乎并没有这样停止,再次准备躺下睡觉时,房间里突然传出了诡异的音乐。 “嗯……应该是从八音盒传出来的,不过我可没有那种玩意。”我下床按下房间灯的开关……灯没亮。 看来某人是想给我来个下马威是吧……不过你好像找错人了。 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模式,开始在房间搜寻音乐的源头。 一番搜寻后,我在某个隐蔽的夹层里,找到了一个小巧的八音盒,一个没有发条的八音盒。 当我准备仔细研究一番时,八音盒居然化为一滩不明的黑色液体,洒落一地。音乐也在这时骤然而止。 我找来试管,将一部分液体收集起来,然后起身准备离开房间时,门却紧紧的锁住了。 “妈的,有完没完?” 窗帘毫无征兆的猛然拉开,苍白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房间,仿佛是在用行动告诉我:“没有完。” “你,好像并不害怕?” 空灵的声音从窗前静坐的娇小身影处传来。 “如果是恶作剧的话,说真的有点过了啊。”我盯着窗前的娇小身影,依稀看清了“它”的模样。 为什么这里要用“它”?因为,面前这家伙根本不是人,而是一个……人偶。 西方恐怖片里经典的,鬼偶。 身着白色洋装,灰白色长发,裸露在外的地方都布满了缝合口。它站了起来,从窗沿上跳下,仰视着我。 “强装镇定也避免不了死亡。” “是吗?”我冷笑一声,蹲下身子,脸几乎贴到了人偶的鼻尖,“玩这种小把戏有意思吗?想借这种玩意儿阻止我调查还是算了吧。” 似乎是被我的行为举止给震惊了,过了几十秒人偶才再一次发出了声音:“你好像不是普通人。” “彼此彼此。” “我不想与你为敌,但也请你不要再调查这件事。”操控人偶的家伙态度变得客气几分。 “为什么?刘艺欣失踪是你干的?” “她现在很安全,你们根本没必要担心。”这家伙算是承认了刘艺欣失踪是他一手策划的。但,他这又是为了什么? “那我要是不同意呢?” “你可以试试看。”人偶的声音再次变得冰冷,“我不想与你为敌不代表我怕你,只是觉得没必要把无关的人牵扯进来,如果你非要继续下去,我也不会阻止,但你要考虑清楚你的行为带来的后果。” 说完,人偶跟八音盒一样,化成了一滩黑水。 随着人偶的消失,一切都恢复了原状。 没有丝毫犹豫,我又拿来一根试管,把人偶的那滩黑水装了起来…… “所以,你一晚上都没睡?”烟雨柔皱了皱眉。 “没有,对方既然主动出现了,那游戏不也变的更有趣了吗?他想玩,我就陪他玩。” “要不,今天休息?” “放心吧,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。” “喂喂……”陈子少极为布满的用筷子敲了敲餐桌,“大清早的别秀恩爱好嘛?” “那么,那滩黑水究竟是什么?”莫晓雪罕见的问了一个正经问题。 “哦,C4H10O9、C7H6O5H2O以及FeSO4。”我看了一眼一脸黑人问号的众人,随后又补充了一句“俗称,墨水。” 莫晓雪思索起来,“墨水化物的能力吗?” “暂时不能确定。”我摇了摇头,“不管他要干什么,该做的是还是要做的,你们两个要是闲的没事干就帮我在悬剑资料库查查,看是否有人拥有操控墨水的相关能力。” 为了加强对异能者的管束,悬剑建立了类似于人口数据库的玩意,无论是先天觉醒的,还是后天觉醒的都会登记在案,不过这东西……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很实用。 “不是吧?全世界好几百万人,这要查到什么时候?”陈子少颇为无奈。 “搜索范围:中国,年龄在17岁左右,男,还有,如果我没推测错的话,应该是本地人。” “你怎么知道不是某个和你有仇的家伙干的?这样,范围不就扩大到全世界了吗?” “拜托,我不可能把每条推理出来的东西都一一解释吧?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强行水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