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哪怕是批片也得卖
“真是日新月异呀,《末代皇帝》来这里取景的时候,算算也还不满3年。这地方居然变得如此繁华。” “四年前,听说这里还是一些国营茶场、散落村户,前面仿福海的那个湖,连乡里承包鱼塘都承包不出去,怕出货运输不便。引入摩纳哥人的外资才四年,连这么高档的配套酒店都盖起来了。” “这地方住起来,怕是比空军疗养院还舒坦吧。” 刘副总和海处长,看着眼前这座被顾骜投钱盖起来的影城配套酒店,内心的感慨着实不轻。 这是一座外面看起来挺低调的六菱形截面筒子楼——无法想像其造型的,可以看一下霍爷同期在粤州建的白天鹅宾馆。 楼外面只是朴素大气地贴着“兰亭酒店”四个字,没有任何花哨。由于这地方原本地皮极为便宜,不用考虑节约用地,所以楼起得也不高,只有50米,一共12层。 因为层数少,相比于沪江的兆龙饭店或者粤州的白天鹅宾馆,这里的使用面积都只有前者的一小半——白天鹅宾馆是1000个标准间,这里只有300个,不过每套面积都比白天鹅还大一些。 而建设的总成本,只花了区区数百万美元,同时内部设施规格是一点都不比沪江兆龙和粤州白天鹅差的。(高层建筑层数越高单位造价越高,起一个40层的酒店,造价可能比两座20层的贵几倍。) 也正是因为花钱少,所以这个项目顾骜基本上就没亲自过问过,就是当初那么自然而然地,随着兰亭影城项目一起建起来了。顾骜自己都没注意过这儿是哪天开始正式营业的——或许就是今年早些时候吧。 钱塘最高档的酒店,居然是在离开核心市区30公里的远郊,这让每个第一次看到的人,都不得不感慨:顾骜个人的经济势力,已经比本地的行政规划能量还大了。 或许有顾骜的存在,未来这里的地产商,也就没资格勾结决定哪儿地皮能升值、哪儿不能升值了吧。 当然,85年的人并不会有谁想到这么远。 不过,住的地方是否豪华,暂且不是访客立刻能切身感受到的,对他们而言,餐饮服务的质量是更加直观的东西。 酒店的大厨,顾骜都是从香江请来的,跟霍爷办白天鹅时一个路数。 顾骜也知道,那些五星级酒店,餐饮也不一定做得好,所以并不力求奢华,只求端正大气、配套全面。 毕竟,眼下的机关、国企干部,都还是比较实用主义的,很少有人刻意以奢靡装逼。虽然你请人吃饭,人家肯定有胆子来,但很少追求让请客的人花冤枉钱以满足虚荣。 说人话,那就是大家都在乎好吃,不求食材一定多稀罕。 你要是搞中餐,要标新立异、弄别人弄不到的东西,那成本就很高了,将来也容易被人攻击。 所以顾骜只是让酒店配齐了东西方各主流美食国家菜系的厨子,确保你想吃日料也好,法西意餐也好,都能点得到,而且绝对地道正宗。这样又不贵、不招仇恨值,还高端大气上档次。 …… “刘总,干杯。我呢,为上个月剧组选角的事儿,道个歉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是我不该指手画脚的。” 一间小包厢里,顾骜摆了一长桌的混合料理、开着名酒,摆出一副谦逊的姿态,寻求合作。 桌上的菜色,有法式的普罗旺斯红酒羊肉,也有意餐的迷迭香橄榄油煎鳕鱼排、干切帕尔玛火腿,日料的金枪鱼赤身、和牛小牛排;主食则是西班牙海鲜饭。 材料并不奢侈,但口味和做法绝对地道。如果是请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吃饭,或许察觉不到这里面的档次逼格。但刘副总的夫人海处长,是中影进口公司的,也是跟外国片商吃过饭的,所以一下子就体会到这里面的低调奢华内涵了。 此刻面对顾骜的低调客气,刘总也只能回应以善意: “顾总不用客气,我刚才电话里的都是真心话——其实,小桂这同志呢,做事情一贯以来觉悟不高,上个月,我们就已经把他调岗到其他不接触财务的岗位了。不过你也放心,我们这是真心自查、人尽其才。这是帮助同事,不是处理。” 顾骜嘴角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。 好么,那个想把堂侄女儿加塞进来演林黛玉的,就这样从预算、后勤方面的肥缺平级挪走了。 倒是自己多虑了。人家很配合嘛。 “既然你们不嫌我多话,那就最好。来,吃菜吃菜。”顾骜热情招呼对方把几道主菜都先尝了一两口,然后瞅准时机,话锋一转, “对了,海处长,我记得您在中影进口,对批片业务应该挺熟的吧。” 海处长也是35岁往上的年纪,被问到了连忙麻利擦了擦嘴:“不是我直管,不过顾总如果是想了解情况,尽管问我。顾总跟咱的优良合作关系,那也是有目共睹的嘛。” 顾骜笑道:“那海处长觉得我这儿怎么样?以后凡是拉来的外资、到这兰亭影城取景的合拍片,是不是都能不占用引进指标呢?” 80年代乃至90年代,国内每年引进多少外国片,是有配额的。所以很多超出配额的电影,又想进入中国市场,又想赚分账式的钱,那就巧立名目找点儿沾边的元素跟中方合拍。 不管是用了中方的场地取景、还是用了中方的剧本、导演、演员,或者单纯是允许中方稍微出资占点股,只要跟“合拍”沾了边,进来就容易不少。 “这有何难,顾总也是港商里搞合拍片的第一人了。”海处长觉得以顾骜的实力,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。 不过,顾骜很快就循序渐进了:“那如果是100%外资的呢?我前些年,在好莱坞也拍过不少作品,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回国发挥余热,也挺可惜的。 前些年,我看总公司和有关部门的基调,是引进外国片一定要有教育意义、有社会价值,所以我也不敢问。今年,似乎风向有所松动?我看那些纯商业娱乐的片子,也开始引进了。不知,海处长对我手上的片源,是否感兴趣呢?” 历史上,85年确实是国内引进外国片的一个转折点。因为史泰龙的《第一滴血》就是这一年引进的。 在此之前,国内买外国片还有点扭扭捏捏,一定要买“有意义”的片子,不能完全是图一乐、追求视觉享受。 只不过,如今《第一滴血》因为当初是顾骜的米拉麦克斯发行的,所以相当一部分海外发行权当时就顾骜自己一口价打包买断了,只要他不转售,国内也就没处买。 此刻,听了顾骜的这个提议,海处长立刻很羞愧地说:“今年确实对纯粹追求视觉享受的电影,放得比较开。但顾总您投拍或者包发行的,那都是比较近的好莱坞顶级大片吧?咱中影进口买不起呀。 有关部门给的一年15部的批片指标,但总公司只给我们50万美元预算,摊下来一部电影只有3万多美元的预算。3万美元能买到啥?您的《终结者》、《第一滴血》这样的大制作,我们是想都不敢想。 要想买好片,我们唯一的希望,就是挑西方世界已经上映了二三十年的老片,这样的话片商为了发挥点余热、剩余价值,说不定还肯卖。如果是近年的新作,怎么都压不到这个价的。 我举个例子吧,今年咱中影进口买的最贵的一部,是奥地利三十年前拍的《茜茜公主》,咱为它挤出了5万美金的预算,把其他片的钱都勒紧勒出来的。 明年,总公司开了会,说要调整战略,集中资金弄几部全国人民都热切想看的。咱准备把全面三分之一的预算,集中到两部电影上,目前暂定的是好莱坞三十年前的黑白老片《罗马假日》,和英国人二十年前的战争片《伦敦上空的鹰》。 其中,第二部还是政治需要。今年年底,布列塔尼亚国会和女王可能就要正式签署批准归还香江的法案了、明年女王可能还要来友好访问,所以《伦敦上空的鹰》钱是不能省的,一定要买。明年的预算,是空前的紧张呐。” 事实上,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,明年中影进口的预算,会比海处长设想的还要紧张——讨论中的《罗马假日》,最后都因为非买不可的《伦敦上空的鹰》,被挤掉了资源,后来又多拖了一年、拖到87年才进口。 所以,顾骜刚一提出“想卖片子给中影进口”时,对方会如此苦手,也就不奇怪了。 除非,顾骜在交易模式上做出创新,给出大家满意的价格。 “那我们能在合作的商业模式上创新么?”顾骜试探着问。 海处长一愣:“怎么?你想分成制不成?这是绝对不可能的。国内的票房计征体系本来就很落后。中影总公司跟外商谈判的第一条铁律,就是不接受分成,只接受买断。” 顾骜:“我可以接受买断——但是,能不能设定一个期限,比如‘买断一定的时间’。如果这一点可以谈,我想我可以降低很多价格,哪怕两三万美元一部,也不是不能谈。” 海处长:“什么叫买断一定时间?” 顾骜:“也就是,花几万美元,买断一部电影一年或者两年的大陆播放权。在这段时间里,在大陆,所有官方影院都能随便、不限场次播放。不过,一年期满后,全部下架,以后也不许再重播。” 海处长摸了摸下巴:“这倒是个办法,不过估计还是降不了多少,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我可以细致请示一下。” 先定个小目标,比如1秒记住:书客居